《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4日前在征求民众意见。而近日交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周健称,若不禁止,保守估计全市的“五类车”将会超过300万辆,届时需要新增20%的道路才够使用,而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来,增加道路是不实际的。对于市民而言“五类车”又是被需要的,那么备受争议的“五路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以下文章来源 南都网 记者张钊 广州拟禁售电单车、在限摩区禁售摩托车以及在中心六区禁售人力三轮车,24日前征求公众意见。交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周健称,若不禁止,保守估计全市的“五类车”将会超过300万辆,届时需要新增20%的道路才够使用。部分市民则认为,“五类车”的存在是有市场的,如何破解“最后一公里”等民生难题,才是禁止“五类车”的关键。 数据:月均查3万辆“五类车” 据统计,今年至9月,广州平均每月查扣约3万辆“五类车”,从2011年至2013年则查扣了近79万辆。交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周健表示,这是在进行执法的前提下,仍有这么多的“五类车”存在,如果不对“五类车”进行严格管理,广州市的“五类车”至少会有300万辆。 周健还算了一笔账,每辆机动车约占25平方米的道路资源,假设每辆电动车占用的道路资源是机动车的1/5即5平方米,那么300万辆“五类车”撒在道路上,广州市需要新增20%的道路面积,这是广州道路供给能力无法满足的。且广州的路网结构已基本形成,以主干路网为主、支路网为辅,“五类车”作为非机动车特性的交通方式,不适合在这样的路网结构发展,现在“五类车”无序行驶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若不“禁电”,势必会造成“五类车”进一步与机动车和行人争抢道路资源,经多年努力改善的交通运行环境就会付之一炬,广州的交通将可能回到像十多年前摩托车横行时代的状况。 市民:希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市民张先生认为,“五类车”在交通和安全上确实存在问题,但另一方面市民也有出行的需求,快递等特殊行业也有配送的需求,希望政府在禁止“五类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民生问题。 一名住在员村五横路的居民称,从家里走到地铁站或公交车站均需15分钟左右,“如果没有‘五类车’,就只能提早出门”。他说,“五类车”其实也是在提供一种服务,如果政府能够用其他办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自然没有人愿意去坐“五类车”。 (注: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改装(拼装、报废)车,被统称为“五类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