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道6月19日深圳的委员议事厅“电动单车之困与路权共享之梦”听证会之前,我特别想说说自己的故事。 我们楼上的邻居也是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她不止一次地惊呼,你居然在这个禁摩的城市,做了十几年的摩托车媒体! 这的确是有点滑稽的事情。
1998年我来深圳的时候,我对摩托车也是一无所知。 那个时候深圳也禁摩了,但在我们杂志社的楼下停车场,那时候除了汽车,还有摩托车和自行车。我们的试车记者还可以在深圳的白石大道上试驾和评测来自全国各地的摩托车新品。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的传播形式从杂志改为互联网,但我们的试车记者已经没法在深圳呆了,在宝安可以有很多教练车的道路上我们的摩托车也是没法上路的,哪怕我们只是停在麦当劳的门口拍一张车子的静态照片!警察会随时出现在你的视野,然后,没有然后了。
但我还是执着地选择在深圳继续做着摩托车以及兴起的电动车的文化传播。 因为,我喜欢深圳。 喜欢这个城市的青春活力,这个城市具有着其他内地城市所没有的包容。因为年轻,这个城市显得更实效,更务实;因为包容,这个城市会容纳各种声音存在。
正是因为在深圳,我所在的杂志曾经是国内最早引进港台和海外最新锐的机车文化资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无论两个轮子的摩托车还是四个轮子的汽车,都处在交通工具的年代,机车文化尚不可论。但彼时,离深圳最近的香港和台湾,机车文化已有雏形,改装、澳门格兰披治赛车正是如火如荼。 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的周边,有着中国最早的一批摩托车赛车手、改装高手和玩车一族!一如韩寒的电影中《后会无期》里所写的摩托车爱好者,就来自广东。 但是让人有些懊丧的是,广东是禁摩最早的城市,深圳,广州尤甚。
6月19日,在深圳市民中心,中心书城南区的台阶上,一场真正倾听民意的听证会在此举行。 听证会的形式是由现场主要由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7名政协委员在台上每个人代表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电动车之困到路权共享之梦再到公共交通之路,从“香港模式”到“台湾模式”,再放眼伦敦或者日本,大家畅所欲言; 而在台下坐着的有两类人,一类是政府官员,一类是市民。这个讲话是现场随机的,也就是说政府官员和市民的发言机会是对等的,最起码在这个形式上建立了一个市民和政府管理者沟通的一个有效方式和渠道。 单纯从这一点而言,就值得为深圳点赞。
听证会背景: 城市交通直接影响一个城市有机体的整体循环,体现城市的活力和形象,更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年3月以来,深圳市集中整治交通安全,严厉打击电动单车非法拉客等违法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现场政协委员观点: 庄义婷委员提出:废旧电池也是污染;资源有限,要集约化发展。
更多的精彩在于现场政府官员和市民听众真诚对话和发言 听众代表1:这个问题为什么成了问题?是因为前期城市的规划者出了问题。我们看到的是管理者的权利傲慢。为什么一夜之间自行车道没了? 而深圳市主管交通的最高管理者、深圳交警局长在现场也诚意满满的“跟大家汇报一下”,深圳的11号线这个月底会开通,2020年深圳会实现..... 深圳已经是一个行人优先的先河城市, 这个城市也是国内最早率先利用铁骑执勤城市交通的城市, 我们期待,这种真正亲民的开放的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的对话,能真正对城市的交通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作为一个在深圳这个禁摩限电的城市传播两轮文化的媒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城市的交通管理能务实探索,禁摩或者限电应该不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