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的哈雷,造就了一种文化的魅力;80年的宝马,镌刻出品质的烙印;50年的日系四大家族,向世界尽显技术的感召力;30年的中国摩托车,究竟创造了什么,积累下了什么,为今后留下了什么?面对今后5年、10年、30年……我们还会创造什么,留下些什么?我们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吗? 对于今天的中国摩托车来说,虽然有着三十年前不可想象的繁荣,但未来的发展还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曾经的辉煌不代表今后的繁荣,“逆水行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而“外大内空”正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成功往往又是导致失败的最大致因,所谓的成功仅仅是数字上的一种表象,我们所缺失或从来就不具备的正是主导未来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憧憬未来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明确该走什么路,更重要是知道该如何去走。 产业之路,未来的方向 中国摩托车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员应该和其它产业共同去不断锤炼并释放自我价值,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让中国制造走遍全世界,让中国的产品受到全世界的欢迎,让中国的企业成为受到全世界尊敬的世界级企业。这一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各行各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所取得的进步与提升。就摩托车行业而言,前30年我们实现了量变,那后30年必定要实现质变。如何让现今的中国摩托车从种种“怪圈”中挣脱出来,走向质变之路?这是事关未来的核心问题。中国摩托车之所以一直饱受“扼颈之困”,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更宽阔的视角,没有站在更高角度审视自己,完善自己。就行业而行业,我们始终局限在这个“小圈子”里,视野不开阔,胸襟不广博,当然只有渺茫的未来。质变的解决之道,就是坚定地走产业之路。 之所以走产业之路,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摩托车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产业,还不具备一个产业体系所构成的完备要素。“产业”是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简单说就是国民经济里具有同一属性或标准的某一部分总和。之所以说中国摩托车还停留在“行业”阶段,没有达到“产业”程度,最根本原因是摩托车目前只有量的集合,还没有达到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从多项指标来看,摩托车也还没有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方面,走向“产业”是中国摩托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个发展轨迹的一个终点,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级数,也符合其发展规律。 中国摩托车从少数几个国有企业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工业集群,具备了加工、制造的能力;再后来,更多企业的诞生,规模市场的形成,促使其形成了行业,并具有了制造、配套、销售、服务等比较综合的属性。但是,相对未来的发展,整个行业还是处于相对纵向的发展轨迹中,没有更广阔的横向发展,没有使行业得以拓展得更庞大、涉及更宽广的推动力,就会始终受困于“严酷”的现实。因此,无法形成产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摩托车也就无未来可言。 摩托车行业向产业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最根本的就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与薄弱都将制约今后的发展。外部环境需要主动适应,积极应对,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与被动应付;而内在动力则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去培育,并打造出一定的实力。站在大环境的角度,随着中国经济不可抑制的快速增长,开放的中国正迈入又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国力增强,社会进步,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这同样是摩托车产业能够在未来取得突破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在认真分析所面临优势、劣势的基础上,主动寻找突破、提升的种种措施与途径,把摩托车真正推向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