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2012年,在这个被妖魔化的年份里,果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云南的大旱前所未有,房地产的被调控结果前所未有,菲律宾对我中国的挑衅前所未有,而摩托车行业的萧条同样前所未有。 至于为什么2012年来摩托车市场突然如此萧条,理由一堆,其中最为核心的原因首推:整体经济环境不理想,就是说有点类似收到经济危机影响。 每当遭遇经济萧条,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普通老百姓立马捂紧口袋,资金无法周转的老板选择自杀或者跑路,股市持续低迷,政府竭力推动新政稳定增长拉动内需。 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作为消费者,富人基本不受影响,该买啥买啥,该奢侈就奢侈,通过刺激产生的消费只能来自消费能力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别的行业我们姑且不管,单说交通工具这个大的门类,在经济形势相对萧条的情况下,汽车消费属于较高消费,普通百姓购买的比例不高,刺激也不会产生多好的效果,如果要刺激消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摩托车消费,这就为解禁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 围绕响应国家宏观政策这个大的契机,还有几个与之匹配的小契机: 首先,是大排量车顶级豪车的试探性进入中国市场。杜卡迪也好,胜利也好,哈雷也好,标致也好,铃木也好,奥古斯塔也好,光阳也好,都把大排量豪车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摆到中国市场来了,这些大排来了,就应该起到大牌的作用,政府也好,富人阶层也好,其实打心眼里都羡慕这样的豪车来中国摆摊设点,为此很多禁摩的地方都对这样的大排与大牌网开一面了,假如对大排放开而对小排量继续拒绝,这似乎是对权力与财富膜拜,显然无法自圆其说了,索性借此机会一并放开,来个皆大欢喜多好呢。 其次,多年对于汽车的鼓励导致的城市交通问题停车问题成为突出的新问题,必须有个钥匙来打开这个问题。当年禁摩有理,如今解禁也同样有理,此一时彼一时也,城市汽车的过度增长加速从上至下人士对摩托车这种小快灵省型交通工具的怀念与期盼。 第三,随着国家在摩托车行业国三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随着今年明确了助力车的非法,摩托车回归城市似乎摆脱了诸多的羁绊成为众望所归了。 最后,当城市百姓失去摩托车无奈转向电动车消费的时候,新的问题再次呈现:一个没有严格管理的电动车交通格局带来的社会问题远远多于摩托车,这时候,大家终于明白,电动车不是无摩城市的最佳替代品。 当然,假如城市迎来摩托车的归来,一定是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那就是对摩托车的规范性管理,如今城市道路的拓宽,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监控录像的广泛布控,摩托车驾驶者素质的逐步提高,都给加强摩托车管理,从而减少摩托车带给城市的负面效应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摩托车带给城市的一定的越来越多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